这个是费曼(Richard Feynman)在1981年接受BBC的一次访问时讲的故事,后来有人做成了这个视频,并且起了个名字叫做“Ode to a flower”(鲜花礼赞)。 费曼在这个采访里完美地说明了什么是科学的审美。对于艺术家们而言,他们所能看到的美是每个人都能够看到的(而且也是他们希望每个人都能看到的),也许大家在审美的层次上有所不同,但是绝大多数情况下大家至少能区分出丑美(这个应该是审美的第一步吧)。可是如果有科学知识的话,我们可以看得更深一步,我们可以从花儿的结构中看到[数学的美],然后可以再进一步,想象到在那美丽的花瓣下的那神奇的植物细胞结构,再进一步想到植物怎样从一个普通的细菌(比如 sulfur bacteria)进化出了光合作用,进而给这个地球带来了更高级的生命,如果再进一步想下去,我们可以想象这个地球上的所有的生命都是由最初的基本元素构成的,而这些所有的基本元素都是来自那个“大爆炸”,这整个宇宙,所有的星球,星系,所有的发现和还没有发现的生命都是“大爆炸”的孩子。如果用某些浪漫人士的话来说,我们都是“星星”的孩子。所有的这些只会让那原本简单的审美变得更加生动,更加有趣。所以费曼最后说“我不明白,怎么会有人说(科学会)减少审美的乐趣。“。费曼在这个采访中还把他艺术家的朋友叫做”nutty“,不知道这个算不算是”文傻“的起源啊:-)(说明一下,我丝毫没有低看文科生的意思)。
科学的审美不光要更加深入一些,而且要更加真诚一些。怎么说呢?那就是科学看到的美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当看到一个宏伟的大教堂的时候,不需要什么”神灵“啊,”灵魂“的引导。我们可以领会历史(只要会阅读就可以了),我们还可以看看这个教堂的结构的美,设计的精巧(或者不精巧),如果数学好的同学甚至可以算算这个教堂建造所花费的材料,可以想想这些材料是怎样运送到这个建筑工地的。如果你像Bill Bryson或者Jared Diamond一样有才,你可以研究一下这些建筑材料的历史,说不定可以和他们一样也写出畅销书来。而且正是因为不需要什么“神”的引导,这样的审美是坦坦荡荡的,没有隐藏的阁楼,也不用make compromises。这让我想起了前一段时间在电视上看到的Laurence Krauss和一个宗教人士的辩论,(虽然不是关于审美的辩论),那一次不知为什么Krauss有点笨嘴笨口的,在辩论的最后,那位宗教人士洋洋得意地说(大意)“我们宗教的人,不光可以拥有科学的一切,还可以拥有神”。Krauss当时没有反驳他,而在电视前的我想说的就是 -- 你们所谓的“拥有科学的一切”,只是你们无能无奈的表现而已,因为你们无法战胜科学,所以只好非常不情愿地去拥抱科学,可是一旦科学再一次踩到了你们的尾巴,你们就会立刻露出你们虚伪的面容。看看那些至今不知道欣赏进化之美的所谓“神创”人士的表演就知道了。
几周前我去听了英国物理学家,著名的科普人士Brian Cox在悉尼的演讲,在那演讲的最后,Brian Cox坐在地上,给大家看了这张照片

这个是“旅行者一号”飞行器在1990年二月14号,在太阳系里经过12年的历程之后,在就要离开太阳系之前,由NASA控制,她回过头(摄像头)来对着地球看的最后一眼。那个毫不起眼的灰蓝点,那就是我们的地球。
Brian Cox然后给大家读了一段卡尔,萨根在《灰暗蓝点》这本书里的一段,感人至深的,地球人都应该知道的话。(我试译如下)
“ 从那么遥远的星空看过来,我们的地球是如此的平凡。但是对于我们,她却是不同凡响的。再看看那个蓝点吧,那就是这儿,那就是家,那就是我们。我们的所有的爱恨情仇,所有认识过的人,听说过的人,所以活过的人们都是生于斯也死于斯。我们所有的痛苦和欢乐,那些成千上万的自命不凡的宗教,意识形态,经济理论们,所有的猎人和强盗,所有的英雄和懦夫,所有文明的创造者们和毁灭者们,所有的王者和农夫,所有相爱的青年人们,所有的父亲和母亲们,充满了向往的孩子们,发明家和探险家们,所有的道德的说教者,坦腐的政客们,每一个“超级巨星”,“绝对领袖”,那些历史上曾经有过的所有的圣人们和罪人们 -- 他们都生于斯,死与斯 --就在这个漂浮在阳光中的微不足道的灰尘上。
地球只不过是宇宙这个大剧场里的一个小舞台。想想那些将军和皇帝们,他们让血流成河以赢得的胜利的荣光--就为了能暂时地成为那尘灰上的一点的统治者。再想想在这个小不点儿的一个角落的住民们带给另一个角落的,那些和他们几乎没有任何区别的其他住民们的无穷尽的残酷 -- 那些周而复始的误解,快意的杀戮,热切的仇恨。我们的装腔作势,自以为是,我们在幻想中拥有的在这个宇宙中的特权的位置,这一切 -- 都禁不起这个小小灰暗光点的轻轻一击。我们这个星球只是这无尽的宇宙穹庐中的一个小点儿而已。我们是如此的微不足道 -在这浩瀚宇宙中 - 没有迹象表明会有其它的什么力量来拯救,帮助我们 - 除了我们自己!
地球,是目前我们所知的唯一有(高级)生命的世界。没有“别处”,至少在可预见的未来,我们别无选择。对外星球的探访,没问题,居住,还不行。你喜欢也好,不喜欢也好,现在而言,我们只有地球。
有人说天文学使人谦卑,并且可以帮助塑造一个人的性格。我想没有比这个遥远观望我们拥有的这个小小的世界的照片更能说明我们人类的自大和狂妄的了。对我而言,她宣示着我们(人类)有责任要对彼此更加好一些,要更加珍惜,关爱我们的这个小小的灰暗的蓝点,毕竟这个就是我们所知道的唯一的家。。。 ”
原文大家可以在这个链接看到Pale Blue Dot,这个对我而言,就是科学带给我们的诗。
Written with StackEdit.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