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27

美的科学

大家先看个录像

这个是费曼(Richard Feynman)在1981年接受BBC的一次访问时讲的故事,后来有人做成了这个视频,并且起了个名字叫做“Ode to a flower”(鲜花礼赞)。 费曼在这个采访里完美地说明了什么是科学的审美。对于艺术家们而言,他们所能看到的美是每个人都能够看到的(而且也是他们希望每个人都能看到的),也许大家在审美的层次上有所不同,但是绝大多数情况下大家至少能区分出丑美(这个应该是审美的第一步吧)。可是如果有科学知识的话,我们可以看得更深一步,我们可以从花儿的结构中看到[数学的美],然后可以再进一步,想象到在那美丽的花瓣下的那神奇的植物细胞结构,再进一步想到植物怎样从一个普通的细菌(比如 sulfur bacteria)进化出了光合作用,进而给这个地球带来了更高级的生命,如果再进一步想下去,我们可以想象这个地球上的所有的生命都是由最初的基本元素构成的,而这些所有的基本元素都是来自那个“大爆炸”,这整个宇宙,所有的星球,星系,所有的发现和还没有发现的生命都是“大爆炸”的孩子。如果用某些浪漫人士的话来说,我们都是“星星”的孩子。所有的这些只会让那原本简单的审美变得更加生动,更加有趣。所以费曼最后说“我不明白,怎么会有人说(科学会)减少审美的乐趣。“。费曼在这个采访中还把他艺术家的朋友叫做”nutty“,不知道这个算不算是”文傻“的起源啊:-)(说明一下,我丝毫没有低看文科生的意思)。

科学的审美不光要更加深入一些,而且要更加真诚一些。怎么说呢?那就是科学看到的美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当看到一个宏伟的大教堂的时候,不需要什么”神灵“啊,”灵魂“的引导。我们可以领会历史(只要会阅读就可以了),我们还可以看看这个教堂的结构的美,设计的精巧(或者不精巧),如果数学好的同学甚至可以算算这个教堂建造所花费的材料,可以想想这些材料是怎样运送到这个建筑工地的。如果你像Bill Bryson或者Jared Diamond一样有才,你可以研究一下这些建筑材料的历史,说不定可以和他们一样也写出畅销书来。而且正是因为不需要什么“神”的引导,这样的审美是坦坦荡荡的,没有隐藏的阁楼,也不用make compromises。这让我想起了前一段时间在电视上看到的Laurence Krauss和一个宗教人士的辩论,(虽然不是关于审美的辩论),那一次不知为什么Krauss有点笨嘴笨口的,在辩论的最后,那位宗教人士洋洋得意地说(大意)“我们宗教的人,不光可以拥有科学的一切,还可以拥有神”。Krauss当时没有反驳他,而在电视前的我想说的就是 -- 你们所谓的“拥有科学的一切”,只是你们无能无奈的表现而已,因为你们无法战胜科学,所以只好非常不情愿地去拥抱科学,可是一旦科学再一次踩到了你们的尾巴,你们就会立刻露出你们虚伪的面容。看看那些至今不知道欣赏进化之美的所谓“神创”人士的表演就知道了。

几周前我去听了英国物理学家,著名的科普人士Brian Cox在悉尼的演讲,在那演讲的最后,Brian Cox坐在地上,给大家看了这张照片
灰暗蓝点
这个是“旅行者一号”飞行器在1990年二月14号,在太阳系里经过12年的历程之后,在就要离开太阳系之前,由NASA控制,她回过头(摄像头)来对着地球看的最后一眼。那个毫不起眼的灰蓝点,那就是我们的地球。

Brian Cox然后给大家读了一段卡尔,萨根在《灰暗蓝点》这本书里的一段,感人至深的,地球人都应该知道的话。(我试译如下)

“ 从那么遥远的星空看过来,我们的地球是如此的平凡。但是对于我们,她却是不同凡响的。再看看那个蓝点吧,那就是这儿,那就是家,那就是我们。我们的所有的爱恨情仇,所有认识过的人,听说过的人,所以活过的人们都是生于斯也死于斯。我们所有的痛苦和欢乐,那些成千上万的自命不凡的宗教,意识形态,经济理论们,所有的猎人和强盗,所有的英雄和懦夫,所有文明的创造者们和毁灭者们,所有的王者和农夫,所有相爱的青年人们,所有的父亲和母亲们,充满了向往的孩子们,发明家和探险家们,所有的道德的说教者,坦腐的政客们,每一个“超级巨星”,“绝对领袖”,那些历史上曾经有过的所有的圣人们和罪人们 -- 他们都生于斯,死与斯 --就在这个漂浮在阳光中的微不足道的灰尘上。

地球只不过是宇宙这个大剧场里的一个小舞台。想想那些将军和皇帝们,他们让血流成河以赢得的胜利的荣光--就为了能暂时地成为那尘灰上的一点的统治者。再想想在这个小不点儿的一个角落的住民们带给另一个角落的,那些和他们几乎没有任何区别的其他住民们的无穷尽的残酷 -- 那些周而复始的误解,快意的杀戮,热切的仇恨。我们的装腔作势,自以为是,我们在幻想中拥有的在这个宇宙中的特权的位置,这一切 -- 都禁不起这个小小灰暗光点的轻轻一击。我们这个星球只是这无尽的宇宙穹庐中的一个小点儿而已。我们是如此的微不足道 -在这浩瀚宇宙中 - 没有迹象表明会有其它的什么力量来拯救,帮助我们 - 除了我们自己!

地球,是目前我们所知的唯一有(高级)生命的世界。没有“别处”,至少在可预见的未来,我们别无选择。对外星球的探访,没问题,居住,还不行。你喜欢也好,不喜欢也好,现在而言,我们只有地球。

有人说天文学使人谦卑,并且可以帮助塑造一个人的性格。我想没有比这个遥远观望我们拥有的这个小小的世界的照片更能说明我们人类的自大和狂妄的了。对我而言,她宣示着我们(人类)有责任要对彼此更加好一些,要更加珍惜,关爱我们的这个小小的灰暗的蓝点,毕竟这个就是我们所知道的唯一的家。。。 ”

原文大家可以在这个链接看到Pale Blue Dot,这个对我而言,就是科学带给我们的诗。
Written with StackEdit.

2013-08-14

【译】维生素养生之谜 - 为什么我们会迷信多种维生素 3

-- 上次讲到 鲍林 怎样从一个世界顶级的科学家,转变成了维生素狂热分子,宣称维生素可以包治百病。
-- 科学家们已经一次又一次的用实验证明了,多种维生素对疾病的治疗没有疗效。
-- 可是服用多种维生素补充剂到底有什么好处,或者说到底有没有好处呢?

1992 年4月6日期的《TIME》杂志的封面有个用各色维生素片和胶囊的图片做的边框,该杂志在封面上宣称“维生素的真实力量:新的研究显示,维生素可以帮助打击癌症,心脏病以及衰老对身体带来的破坏”。这篇Anastasia Toufexis【公主的名字哦,好有爱。不过是个男的】所写的文章,重复了鲍林那些毫无根据的,早就被推翻了的关于超强维生素的陈词烂调。Toufexis写道,“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怀疑我们对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医用价值的传统观点是不是有太大的局限性了。(其实)维生素--通常是要使用比一般推荐高很多的剂量--可能会对比如生理缺陷,白内障还有心脏病,癌症等很多的病痛起到保护作用。更不可思议的是,维生素似乎对避免衰老带来的身体的破坏也有作用。”。Toufexis非常兴奋地提到“制药巨头  罗氏(Roche) 对 倍塔胡萝卜素 尤其青睐,他们已经准备明年在德州的FREEPORT 开一个可以年产350吨倍塔胡萝卜素的工厂,足够给每个美国成年人供给一天6毫克的维生素胶囊”。

维生素生产厂家的游说团体【帮凶】(美国)国家营养食品协会(NNFA)对天上会掉下这样的馅饼简直难以置信。他们把《TIME》杂志这篇文章的发表叫做是“整个行业的分水岭时刻”。为了摆脱FDA(美国食品及药物局)对他们的监督,NNFA给每个议员都寄去了好几份这一期的时代杂志。晚些时候,Toufexis在参加NNFA的一个交易会上发表讲话时说,“我在《TIME》杂志的15年里,写了很多关于健康方面的文章,可是从来没有看到过(读者)像这次这样的反应。这一期杂志是一出版就卖磬,还想买这期杂志的要求简直就像潮水一样把我们给淹没了。可是我们确实是完全断货了。‘维生素’这一期是今年目前为止卖得最火的一期。”

【到底是什么让鲍林们如此热衷于维生素的各种“保健”功能?】又为什么在各种研究都证明维生素对疾病治疗没有疗效的情况下,鲍林始终坚持维生素可以包治百病呢?原因就是鲍林相信维生素有一个特殊的性质,这个特质一直到今天还在被各种产品(从番茄酱到石榴汁儿)当作“健康”卖点到处贩卖,而且大有和其它的“健康热门”词,比如“全天然”啊,“原生态”啊什么的一争高下的意思。这个东东就叫做“抗氧化性”。

氧化 和 抗氧化 一直被大家看作是正邪两派的斗争。战斗就发生在叫做“线粒体”的“细胞器”中。在“线粒体”中把 食物转化为 能量的过程就是“氧化”过程。氧化带来的一个后果就是它会产生一种会吞噬电子的叫做“自由基”(大坏蛋)的东西。“自由基”会损坏DNA,细胞膜还有血管壁,所以人们理所当然的就把“自由基”和人的衰老,癌症还有心脏病联系在一起了。为了中和“自由基”,人体自身会产生“抗氧化剂”(好银)。水果和蔬菜中都存在抗氧化剂--尤其是硒,倍塔胡萝卜素还有维生素A,C和E【对的,这些都是抗氧化剂】。研究表明,多吃水果和蔬菜的人癌症和心脏病的发病率都比较低,而且寿命也相对较长。那顺理成章的:如果水果和蔬菜富含抗氧化剂 --食用水果和蔬菜多的人群更健康 --由此可得,补充抗氧化剂的人也应该更健康。

可事实上(研究表明),这些人更不健康!!!

1994年(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与芬兰国家公共健康研究所合作,对两万九千多名芬兰男性进行了研究。这些男性都是长期吸烟者,而且年龄都在50岁以上。为什么选择这样的人群做研究呢?因为这些是癌症和心脏病高发人群。被研究的对象每人都供给了维生素E,或者倍塔胡萝卜素,或者是两种维生素都给,还有就是不供给任何维生素。最后的研究结果一目了然,服用维生素补充产品的人更容易死于肺癌或者是心脏病--完全和研究者的原始想法是背道而驰的。

1996年,Fred Hutchinson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对一万八千接触过石棉的肺癌高风险人群进行了研究。被研究对象分别供给了维生素A,倍塔胡萝卜素,2种都供给,或者是不供给维生素。最后研究人员不得不提前中断这个实验,因为他们发现服用维生素的人比不服用维生素的人在癌症的死亡率上高出28%,心脏病的死亡率上高出17%。【有时候医学研究真的有些不人道哦。】

2004年,哥本哈根大学的研究人员对14项,总共涉及十七万名研究对象的关于小肠癌的随机研究进行了评审。对这些研究对象供给了维生素A,C,E 还有倍塔胡萝卜素,观察维生素是不是可以对小肠癌起到预防作用。【这些】抗氧化剂再一次让【大家】失望了。最后的结论是,“我们没有发现抗氧化剂补充产品对肠道癌有预防作用,相反,氧化剂似乎会提高死亡率”。这一批研究人员后来有对在这个领域最好的7项研究进行了评估,他们发现服用维生素的人群死亡率要高出6%。

在2005年,约翰 霍普金斯 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对19项,涉及十三万六千多人的研究进行评估之后发现使用维生素E会增加死亡的危险。霍普金斯 布隆伯格 公共健康学院 人类营养中心主任 本杰明 卡巴来罗 说,“这个研究重申了已经得出的结论。没有证据表明(人们需要)补充任何维生素产品,尤其是维生素E产品。认为使用维生素产品(至少是)无害的观点,恐怕不是那么简单。”。 也就是同一年,《美国医学会期刊》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表明,对9千名服用维生素E以预防癌症的人群经过评估以后,发现服用高剂量维生素E的人群更容易患心脏衰竭。

2007 年,(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对一万一千名(其中即有服用维生素,也有不服用维生素的)。结果发现服用多种维生素的人死于恶性前列腺癌的可能性是不不服用维生素的人的两倍。

2008年,在对目前所有关于抗氧化补充剂,面及总共二十三万人(其中有服用抗氧化补充剂的,也有不服用补充剂的)的研究进行了评审。最后发现维生素(抗氧化补充剂)会增加癌症和心脏病的风险。

2011年十月,明尼苏达大学的研究人员对三万九千名老年妇女进行了研究,发现那些服用多种维生素补充剂,以及补充镁,锌,铜和铁的人比不服用这些补充剂的人死亡率来的更高。这些研究人员最后得出结论,“基于目前已有的证据,我们认为广泛,普遍的使用饮食,营
养补充剂的做法是没有道理的。”

两天以后,来自克利夫兰医院的研究人员发表了他们对三万六千个研究对象(其中有单独服用维生素E或硒,两种都服用和都不服用的人群)的研究结果。他们发现服用维生素E的人群得前列腺癌得几率要高出百分之十七。克利夫兰医院心脏病学的主任 STEVEN NISSEN 对此研究结果表示 “多种维生素(养生)的这个概念,完全是保健品产业为了利润而积极叛卖给美国大众的。(科学上)从来就没有过支持这个概念的证据。”

同年十月25号,华尔街时报的头条问到 “这个是磕药(维生素)的终结吗?”。(可是事实上是)这些研究结果没有对(维生素的)销量产生影响。2010年,维生素产业的销售总值是二百八十亿美元,比2009年增长了百分之4.4。“对待(这些负面报道)的方法就是挺过这阵风头就好了。”通用营养中心的总裁JOSEPH FORTUNATO[好名字啊]如是说 “我们没有看到对我们的生意有什么影响”。

[突然发现这原文写的好差啊,段之间的过渡都是硬过的啊,要不你看这一段是怎么过到下一段的 。。。]

这怎么可能呢?[什么啊?]自由基很明显的在实实在在地损害我们的细胞 --更何况那些食用可以中和自由基的食品的人确实是要更健康一些 --为什么这些关于抗氧化补充剂的研究都得出了这个东东是有害的结论呢?目前最靠谱的解释是[我好汗啊,翻到这]自由基并非十恶不赦。虽然自由基的确可以损害DNA,而且会破坏细胞膜,但是这个并不总是坏事。人们其实需要自由基去杀死细菌和消灭新的癌细胞。但是当服用大剂量的抗氧化剂的时候,自由基的平衡就被打破了,从而形成一种一边倒的不正常状态,这会影响人体的免疫功能不能有效的去杀死有害的入侵者(癌症细胞比如)。研究人员把这个叫做 “抗氧化悖论”。不管到底是什么原因[汗汗汗],数据很清楚,高剂量的维生素和其它补充剂增加心脏病和癌症的风险。因此,没有一个对公众健康负责的国际机构推荐使用多种维生素补充剂。

[大家要注意的一点是,如果你有维生素缺乏症,或者你有疾病医生要你补充维生素,这篇文章的东西和你是无关的,这里讲的是把多种维生素作为养生或者是营养补充剂的问题]

1980年五月,林纳丝,鲍林在俄勒冈州立大学的一次采访中被问及 “长期成 克 地服用维生素C会有什么副作用吗?”。鲍林的回答是斩钉截铁的 “没有!”

[这前一段和后一段有什么联系啊?]
七个月以后,鲍林的妻子死于胃癌。1994年,鲍林自己也死于前列腺癌。

(全篇完)

[因为没有什么大段的时间可以使用,这篇文章前前后后也颇翻了一阵。虽然文章的主题所讲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这是医学界的共识,但是原文写得的确时时让人无语。这篇文章是对《你相信神医吗?另类医疗不得不说的事儿》(Do You Believe in Magic. The Sense and Nonsense of Alternative Medicine)的简缩,有时间还是可以看看全书,比这个简缩要好很多的。]

2013-08-01

【译】维生素养生之谜 - 为什么我们会迷信多种维生素 2

-- 原文请看 http://www.theatlantic.com/health/archive/2013/07/the-vitamin-myth/277947/

--上回说到鲍林在科学界叱诧风云,在世界舞台上为和平奔走疾呼,赢得两个诺贝尔奖及其它各种耀眼的荣誉。可是就在这个时候,鲍林开始了他的堕落。。。

这一切的转折点是在1966年的三月,鲍林65岁的时候。那年他刚刚获得了Carl Neuberg奖章。鲍林后来回忆到,”那是在纽约的一次讲话中,我提到了自己有多享受看到科学家们在他们各自的领域里,作出的关于这个世界本质的各种不同的新发现。我当时说,我要是能再活25年来享受这个快乐就好了。[鲍林没有想到的是,多年以后在中国的中央电视台,中国的康熙皇帝也用浑厚的嗓音气势磅礴而又恬不知耻地唱道“我真的还想再活500年!”]我回到加州以后就收到了一个名叫埃尔文,斯通 的生化学家的来信。埃尔文是我纽约讲话的听众之一,他在信中写道,如果我能遵循他的建议,每天服用3000毫克的维生素C,我就可以多活不止25年。”。 这个斯通自称斯通博士,他其实只在一个大学里读过两年的化学课程。后来又在洛杉矶脊椎神经学院拿了个荣誉学位,还有就是在一个(学位)不被美国认可的位于南加州的什么Donsbach大学(函授)的“博士”学位。【这个“博士”要不要加引号还废了我一些思量,因为按照有些成功人士的观点,这个“博士”是不用加引号的,不过思量以后,我还是决定让那些成功人士去见他们的妈妈,我加我的引号】 鲍林听从了 斯通 的建议。“我开始感觉到自己更健康,也更有生命力了”,他说,“特别是我以前每年都会得几次的重感冒,我再也不得了。这样过了几年以后,我把我维生素的用量加大到了十倍于,然后(又加大到)20倍于,最后是300倍于(官方的)推荐每日服用量(RDA),也就是18000毫克【生病我。。。】

“ 而从那以后,人们会因为一个东西记住 林纳丝,鲍林 这个人,这个东西就是 - 维生素C.

1970年,鲍林出版了《维生素C和感冒(普通感冒)》这本书,鼓励大众每天服用3000毫克的维生素C(大约是推荐每日服用量的50倍)。鲍林坚信感冒会很快成为历史。“彻底扫除感冒还要几十年的时间”,他写道,“但是我坚信,在未来的几年之内,感冒在美国和其它一些国家会被完全控制。我期望能看到这个(能使我们)走向一个更好的世界的一步”。鲍林的书立刻成为畅销书。其中平装本在1971年和1973年两次再版。三年以后又出了书名为《维生素C,感冒和流感》的加强版。鲍林在书中信誓旦旦的要用维生素C来打败 预言将会发生的一场猪流感的大流行。这些书发行以后,维生素C的销量成倍,三倍,四倍的增长。药店的货供不应求。到了1970年代的中期,有5千万美国人遵循鲍林的建议。维生素生产厂家把这个叫做“林纳丝,鲍林 现象”。 

科学家们对鲍林的这一套可没有那么感兴趣。其实早在1942年的12月14日,也就是鲍林出版他第一本维生素著作的大约30年前,明尼苏达州大学的Donald Cowan, Harold Diehl 和 Abe Baker就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发表了题为《对维生素防治感冒的研究》的文章。文章的作者在最后总结到,“在该项对照研究中,总共对980例的感冒进行了治疗。。。没有现象显示仅使用维生素C,仅使用抗组胺,或者是用维生素C加抗组胺对减轻上呼吸道感染的程度,缩短感染的时间有任何值得一提的效果”  。

其它的研究结果接踵而至。在鲍林的书出版以后,马里南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对21名志愿者进行了为期3周的实验,他们给11名志愿者每天服用3千毫克的维生素C,另外的10名志愿者则每天发给糖片(安慰剂)。然后他们让这些志愿者感染上普通感冒病毒【731部队的有木有】,结果发现所有志愿者的感冒持续时间都差不多。在多伦多大学,研究人员对3500名志愿者进行了类似的研究,又一次显示维生素C对预防普感没有效果,哪怕是对那些每天服用高达2000毫克维生素C的志愿者也没有效果。2002年,荷兰的研究人员对600多名志愿者进行了使用多种维生素和安慰剂的实验,同样的,(服用维生素和安慰剂的人)没有任何差别。除此之外,还有至少15项的研究表明维生素C对普感没有治疗效果。由于这个原因,FDA,美国儿科学会,美国医学协会,美国营养协会,Johns Hopkins Bloomberg公共健康学院的营养中心和人类健康服务学院都不推荐使用维生素C作为预防和治疗感冒的辅助药品。 

可是尽管一个又一个的的研究显示鲍林的观点是错误的,但他自己却坚信不疑。继续在书籍,文章,讲演中推崇维生素C。而每次有重感冒症状的鲍林出现在媒体面前时,他就会说他的症状其实是过敏反应。【而大家还都接受他的这个解释?】 

然后鲍林又更进一步,他宣称维生素C不仅可以防治感冒,而且可以治疗癌症。1971年,鲍林收到一封来自苏格兰 格拉斯哥城外一家小医院的一名叫 依万•卡梅隆 的外科医生的信。卡梅隆在信中写道 每天服用10克维生素C的癌症患者比不服用维生素的患者感觉好得多。鲍林对这个发现推崇倍至。他决定向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发表卡梅隆的研究结果。鲍林以为以他国家科学院院士的身份,他应该可以随时在院刊上发表文章,再说了,在科学院超过半个世纪的历史上,只有三篇院士提交的论文被退稿(鲍林是志在必得的)。结果科学院拒绝了鲍林的论文,这就更进一步玷污了鲍林作为科学家在科学界的名声。这篇论文后来在癌症专业人士杂志《肿瘤学》上发表。科学家在仔细评估了卡梅隆的研究数据以后,发现了很明显的错误:卡梅隆用维生素C治疗的癌症患者在治疗开始就比对照组的患者要健康,所以他们的结果当然要比对照组要好。从这件事以后,科学界对鲍林关于维生素的看法和发现再也不重视了。 

不过鲍林对媒体还是有巨大的影响力。1971年,鲍林宣称维生素C可以使癌症死亡率降低百分之十。1977年,他进一步宣称,“我目前的估计是,仅维生素C一项就可以让癌症死亡率降低百分之七十五”,他写道,“如果和其他的营养补充剂一起使用,死亡率还能进一步下降”。鲍林乐观的预测,等到癌症被甩到脑后了,美国人民可以活得更长,更健康。“(人们的)预期寿命应该是在100到110岁”,他说,”而且假以时日,大家最长应该可以活到150岁“。 癌症患者现在有原因(保持活的)希望了【这个和号称可以包治疑难杂症的 另一种神医学给人们带来的所谓希望一样可恨】。

癌症患者们都想要见证鲍林的奇迹,他们纷纷要求给他们治疗的医生为他们开超大剂量的维生素C。”有大概7到8年的时间,很多我们患儿的家人都要求我们使用大剂量的维生素C,“ 费城儿童医院,儿童癌症研究中心主任和肿瘤主任医生 约翰,玛里斯 回忆道。”我们当时确实很纠结但又有点无可奈何,因为患者的家人会反问‘你得过诺贝尔奖吗?’”

(对鲍林的研究结果)瞠目结舌的癌症研究人员们决定对他的理论进行验证。著名的马约诊所的 查理斯,摩尔太对150名癌症患者进行了如下实验:一半每天服用10克的维生素C,另一半不服用维生素C。结果服用维生素C的病患组的症状及存活率和对照组没有差别。摩尔太得出结论,“我们的实验无法显示大剂量的维生素C有治疗效果。”。鲍林被激怒了。他怒气冲冲地给发表这篇论文的新英格兰医学期刊写了一封信,控诉摩尔太的研究驴唇不对马嘴。他说 维生素C当然不会有作用啦,因为摩尔太对所有的病人都进行过化疗了。鲍林说 维生素C 只对从未进行过化疗的患者有效。【说一句这里,对那些轻信维生素C而错过可能治好癌症的化疗最好机会的患者们,鲍林的手上就有他们的血。那中国的陈晓卿的血在谁的手上,你们都懂的。】 

受到鲍林的这番欺压以后,摩尔太又进行了第二次实验,结果和第一次是一样的。摩尔太得出结论说,“在患有可测定疾病的病人中,没有发现病情有实际意义上的改观。我们可以得出,维生素C对恶性疾病没有效果,不管患者是否曾接受化疗。”。对大多数的医生来说,这个就是盖棺定论了的。但林纳丝,鲍林可不这么想,他是不能被反驳的。摩尔太说,“我从来没见过他那么生气。他认为这整个事件都是对他人格的攻击。”。鲍林认为摩尔太的研究是“骗局和误传“。他甚至咨询了律师打算起诉摩尔太,还好,律师们打消了他的这个念头。 

随后的研究都一致的显示维生素C对癌症没有疗效。

然而鲍林还没有善罢干休。他继续宣称,维生素C,超大剂量的维生素A(25000国际单位),维生素E(400到1600国际单位)再加上硒(一种基本元素)和倍他胡萝卜素(一种维生素A的前体)一起服用的话,那就不光可以治疗感冒和癌症,这些东东可以包治百病。【哈哈,终于可以包治百病了,和我们的中医差不多了】鲍林宣称多种维生素以及营养补充剂可以治疗【大家听好了啊】心脏病,精神病【额滴神】,白血病,肝炎,脊椎灰质炎,结核病,麻疹,带状疱疹,疱疹,冷疮,口腔溃疡,疣,变老【没有开玩笑啊】,过敏,哮喘,关节炎,糖尿病,视网膜脱离,中风,溃疡,休克,伤寒,破伤风,痢疾,百日咳,麻风病,花粉症,烧伤,骨折,创伤,中暑,高原病,辐射中毒,青光眼,肾功能衰竭,流感,膀胱疾病,压力,狂犬病,毒蛇咬伤【感谢GOOGLE 和 WIKIPEDIA】。在70年代艾滋病进入美国以后,鲍林宣称维生素也能治疗艾滋病。【想象一下,“老鲍,听说艾滋病没法治啊,得了就得死!咱的维生素能治不?",鲍林“能治,咋就不能治捏。俺们包治百病!”】

各位看官 。。。 到此为止 鲍林 已经从一个世界顶级的科学家成功地转变成了世界上顶级的忽悠。真是让人厄腕痛惜呀。

可是维生素到底对人体有什么好处,长期服用多种维生素对身体到底有哪些影响呢?
下回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