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次没说完,这次接着说。
“政治正确性”这个东西,我们这个千年古国是没有的,是个“舶来品”。望文生义的看,好像是和我们党教导的一致,要“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嘛。其实两者差了不致十万八千里。“保持一致”是拒绝不同的观点,不同的思想。而“政治正确性”是只有在一个多元的社会才会出现的,就是至少要对不同的观点、群体讲礼貌。
在一个思想开明的社会,这种礼貌可以说是多此一举的,反而会有负面的影响。好像在一个“礼仪之邦”,如果有人在给大家规定怎么说“你好!”,“再见!”。只会让大家不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礼仪”。同样的,在一个思想开明的社会,对不同的观点,大家应该有畅所欲言的自由,对不同的群体,大家应该会去尊重和关怀,对不同的观点和群体,正面地“交流”比礼貌的“沉默”更有效。在这样的社会里,“政治正确性”只会让人三缄其口,过分地强调“政治正确性”,只会把人变得“彬彬有礼”而毫无主见。
在中国情况有所不同。我们一向是不喜欢不同的观点的,对不同的群体我们要么不承认(所以不存在),要么鄙视之,所谓“弱势群体”也是近年来的新名词。这种情况下,挥舞一下“政治正确性”的大棒,可能还是会有一些正面的效果的。比如“政治正确性”地使用“性工作者”而不是“鸡”,大概可以让人们去关注一下这个不受任何保护,但却受到无穷伤害的群体(说起这个,我是主张卖淫合法化的)。比如“政治正确性”的板子可以然大家不要动不动就是“你象个农民!”(陕西骂人的话),“那个人是个残废”。等到大家知道了什么是不对的,在来说什么是对的,在中国这个也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方法吧?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